送李師聃祖道長官赴衡州耒陽令
宋代:鄒浩
視國如視家,愛民如愛子。
秉心金石堅,古人概如此。
今人亦古人,但患物轉徙。
遑遑聲利間,自不明本已。
安能使元元,一以父母比。
問其所居位,廣分國百里。
問其所食祿,盡出民骨髓。
奈何莫之思,顛倒以為是。
祖道于今古,問學妙窮理。
內重外物輕,識者久嘆美。
宰制得耒陽,何啻牛刀委。
導達圣主恩,千仞決谿水。
雨旸隨指唿,絲谷飫鄰鄙。
明神實聽之,日夜介福祉。
君雖不求通,軒冕自難已。
工部有英靈,吾知為君喜。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后于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兆诹?,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