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歲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員外
唐代:白居易
閱水年將暮,燒金道未成。丹砂不肯死,白發自須生。
病肺慚杯滿,衰顏忌鏡明。春深舊鄉夢,歲晚故交情。
一別浮云散,雙瞻列宿榮。螭頭階下立,龍尾道前行。
封事頻聞奏,除書數見名。虛懷事僚友,平步取公卿。
漏盡雞人報,朝回幼女迎。可憐白司馬,老大在湓城。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