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同觀音寺新居
宋代:周行己
太學士千數,濟濟多白袍。
其中靡不有,令人愧遁逃。
風俗且如此,焉能獨守高。
詳擇乃其道,或得賢與豪。
近復失段子,嗚唿命不遭。
吾生得覬豁,誰能置圈牢。
武或萬人敵,何用學六韜。
文士亦齷齪,勞心徒忉忉。
利害竟何許,相去九牛毛。
脫略或吾事,青松隠藜蒿。
麟鳳豈仰見,狐貍多叫號。
如不卜清曠,樂此阮與陶。
文思韓吏部,詩見杜工曹。
揮麈談風月,中夜聲颾颾。
往往移北山,不必反楚騷。
吾道用無窮,所志各有操。
或隠身幽討,或放跡游遨。
平生事已定,用心奚獨勞。
周行己,字恭叔,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早年從伊川二程游,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兆诔鐚幹泄偬珜W博士、齊州教授(《宋元學案》卷三二)。據集中詩篇,曾知原武、樂清等縣,其罷知樂清為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宣和初,除秘書省正字(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后入知東平府王靚幕,卒于鄆(同上書)。著有《浮沚集》十九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久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為八卷,其中詩二卷?!≈苄屑涸?,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簡稱殿本)、明永樂《樂清縣志》及清曾唯《東甌詩存》等。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三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