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舉楞嚴經七處徵心成頌
宋代:釋清遠
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窮妄識是空花。
故令慶喜推心目,勝相初觀始出家。
在內何緣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
琉璃比眼還同境,閉障開明未有涯。
合處隨生難定體,根塵兼帶轉蓬麻。
世間一切都無著,水陸空行作翳瑕。
七處無歸全失措,從茲始得徧河沙。
釋清遠(一○六七~一一二○),號佛眼,臨邛(今四川邛崍)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嘗依毗尼。南游江淮間,遍歷禪席,師事五祖演禪師七年。后隠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寧萬壽寺。繼住舒州龍門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禪山寺(《古尊宿語錄》卷二九)。踰年,以疾辭,歸隠蔣山之東堂。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禪師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見《筠谿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禪師塔銘》,《嘉泰普燈錄》卷一一、《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 清遠詩,以《古尊宿語錄》卷三○中的《偈頌》編為第一卷,以同書卷三四中的《頌古》編為第二卷,同書卷三一語錄中散見各處者及見于他書者輯為第三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