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上人歸省覲留龍山為予寫起信論作此謝之
宋代:釋德洪
芙蓉阿隆耽兩耳,急性天然緩如葦。
懷親徑歸不肯留,少留龍山今月矣。
新交未數故人稀,睡足明窗臨棐幾。
管城落帽為微笑,便覺金光走龍尾。
試校鵝經拂硬黃,傳此寶書千余紙。
紙光葉葉揭筠膜,字工戢戢行凍螘。
勝公昔讀龍宮文,百本妙談此其髓。
流落人間今幾年,此去西天十萬里。
我寄閑房古寺中,閬風著氈自當止。
自非道人三昧力,此書何以能至此。
炷香一讀萬緣空,海印發光初按指。
愿君垢盡雞出燖,亦于此法信根起。
生生要續無盡燈,照了無明癡種子。
釋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號覺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豐)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雙成,依三峰靘禪師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試經于東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為僧。四年后南歸,依真凈禪師于廬山歸宗寺,隨真凈遷洪州石門。二十九歲始,游方東吳、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涼寺。冒名剃度事發,入獄一年,勒令還俗。后至東京,入丞相張商英、樞密郭天信門下,再得度,賜名寶覺圓明禪師。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張、郭貶黜,亦受牽連,發配朱崖軍(今海南三亞)。三年,得釋。四年,返筠州,館于荷塘寺。后又被誣以張懷素黨繫留南昌獄百余日,遇赦,歸湘上南臺。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書善畫,尤擅繪梅竹(《圖繪寶鑑》),多與當時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詩名最盛(《四庫全書·林間錄》提要)。有《石門文字禪》、《天廚禁臠》、《冷齋夜話》、《林間錄》、《禪林僧寶傳》等。事見《石門文字禪·寂音自序》,《僧寶正續傳》卷二、《嘉泰普燈錄》卷七、《五燈會元》卷一七有傳。 德洪詩,以明萬歷二十五年徑山興圣萬禪寺刊《石門文字禪》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遺書》本(簡稱武林本),《宋詩鈔補》(簡稱鈔補)等。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