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黃得運神童
宋代:釋德洪
君初發齊眉,玉頰照秋光。
誦詩巨萬紙,一目俱五行。
不信同舍兒,所閲隨廢忘。
姓名入清禁,詔落銅山陽。
十三見天子,奏對允且詳。
飜瀾誦五經,如水傳觥觴。
環觀共嗟異,朱紫如堵墻。
華裾小旋制,初掛煩宮粧。
歸來汝水濆,夾道萬夫望。
指目無雙裔,吟嗄有此郎。
異態懸睿想,行看登廟堂。
那知事齟齬,放浪魚稻鄉。
顧我與君別,忽忽移十霜。
更逢石門下,美髯如許長。
抵掌話夙昔,夜語響山房。
古人當大謬,噪索失其常。
夫子獨何得,坦率追羲皇。
乃為任重器,愈抑道愈昌。
作詩以壽君,他日未易量。
功成徑歸來,復此山水傍。
幅巾青杖竹,卒歲以徜徉。
釋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號覺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豐)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雙成,依三峰靘禪師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試經于東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為僧。四年后南歸,依真凈禪師于廬山歸宗寺,隨真凈遷洪州石門。二十九歲始,游方東吳、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涼寺。冒名剃度事發,入獄一年,勒令還俗。后至東京,入丞相張商英、樞密郭天信門下,再得度,賜名寶覺圓明禪師。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張、郭貶黜,亦受牽連,發配朱崖軍(今海南三亞)。三年,得釋。四年,返筠州,館于荷塘寺。后又被誣以張懷素黨繫留南昌獄百余日,遇赦,歸湘上南臺。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書善畫,尤擅繪梅竹(《圖繪寶鑑》),多與當時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詩名最盛(《四庫全書·林間錄》提要)。有《石門文字禪》、《天廚禁臠》、《冷齋夜話》、《林間錄》、《禪林僧寶傳》等。事見《石門文字禪·寂音自序》,《僧寶正續傳》卷二、《嘉泰普燈錄》卷七、《五燈會元》卷一七有傳。 德洪詩,以明萬歷二十五年徑山興圣萬禪寺刊《石門文字禪》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遺書》本(簡稱武林本),《宋詩鈔補》(簡稱鈔補)等。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