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贈馮、李二少尹
唐代:白居易
豐年寒食節,美景洛陽城。三尹皆強健,七日盡晴明。
東郊蹋青草,南園攀紫荊。風拆海榴艷,露墜木蘭英。
假開春未老,宴合日屢傾。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聲。
佳會不易得,良辰亦難并。聽吟歌暫輟,看舞杯徐行。
米價賤如土,酒味濃于餳。此時不盡醉,但恐負平生。
殷勤二曹長,各捧一銀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