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參寥師歸錢塘
宋代:蘇過
我先大夫東南游,六年云水窮抉搜。
吹噓人物到方外,伯樂未忍輕驊騮。
老師一見心相投,氣味要是同薰蕕。
塵埃豈解埋珠玉,自有寶氣干斗牛。
作詩為文盡余事,勁節(jié)凜凜橫九秋。
俗子欲交輒掉頭,我友天下第一流。
雖遭謗罵不少避,年世久已同浮漚。
我昨南來自炎州,師亦方解鐘儀囚。
握手流涕古汴溝,生死骨肉我未瘳。
衆(zhòng)人見棄誰相休,纍然獨處空山幽。
忽聞剝啄師喚我,灑掃茅堂三日留。
行行吳越有舊隱,明年當泛西湖舟。
贈言乃是朋友義,敢效兒女空綢繆。
夜光明月宜自收,虎文豹纈非身謀。
蘇過(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黨,號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軾第三子。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曾應禮部試,未第。紹圣元年(一○九四),軾謫惠州,四年,復謫儋州,皆隨行。元符三年(一一○○),隨父北歸。軾卒后,依叔父轍居潁昌。營湖陰地數畝,名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監(jiān)太原稅。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據《宋史》本傳,他書著錄均為十卷),已佚。清干隆時人吳長元得舊鈔殘本,并從他書纂輯,釐為六卷,其中詩三卷。事見《永樂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蘇叔黨墓志銘》,《宋史》卷三三八有傳。 蘇過詩,以《知不齋叢書》本為底本,校以清干隆武進趙氏刊本(簡稱趙本),清舊抄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四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