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傅朋以王逸少遺意作游絲之書古今所無恨未之見也為賦此詩
宋代:汪藻
吳侯能書聲,不減銘瘞鶴。
臺郎今獨步,誰數衛與索。
官黃臨小楷,老筆更沈著。
年來雞鶩間,兒輩妄穿鑿。
超然出新意,非用元和腳。
游絲隨春風,忽向窗幾落。
傳觀懔飛動,安得此健藥。
自言臨池時,屢閲更歲籥。
毫端幾百鍊,始到蟲網絡。
誰云右軍后,茲事秘冥漠。
一朝神明還,千載宛如昨。
乃知鑪鎚妙,信手皆合作。
于皇云漢章,神授等河洛。
光芒下照燭,萬帖悉糟粕。
君命幸逢時,當草鳳尾諾。
胡為尚留滯,未便持漢橐。
行看誠懸歸,佳句題殿閣。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貫婺源,后移居饒州德興(今屬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詩,入太學,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1103)進士,任婺州(今浙江金華)觀察推官、宣州(今屬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屬安徽)通判等職。《全宋詞》錄其詞4首。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