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大龍湫一首
宋代:劉一止
峰頭鴈何在,井底龍不出。
吐作玉虹流,倒掛二千尺。
落澗勢初緩,漸聽轉山急。
噀面飛雨過,著衣晨霧濕。
造物等幻戲,此地真絕特。
勿言王事勞,遇勝得小立。
慚愧大尊者,幾載面青壁。
山高不礙見,泉聲不妨寂。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
宋代:劉一止
峰頭鴈何在,井底龍不出。
吐作玉虹流,倒掛二千尺。
落澗勢初緩,漸聽轉山急。
噀面飛雨過,著衣晨霧濕。
造物等幻戲,此地真絕特。
勿言王事勞,遇勝得小立。
慚愧大尊者,幾載面青壁。
山高不礙見,泉聲不妨寂。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