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感懷寄龐幾先
宋代:陳淵
霜風卷地號,達曉不成雨。
游云乍蔽虧,朝日翳復吐。
衢梁三日行,去往迷處所。
茅檐得小休,蔬飯不能舉。
所嗟兵火余,白骨莾無主。
鄰邦歲又惡,賈飯逐婺女。
遏糴彼何忍,楚越視心膂。
況欲賊取之,不救溝壑苦。
生逢堯舜代,短袖不容舞。
空余衛物心,持此欲誰語。
故人幕中杰,籌畫多所補。
朝譽競推先,丘壑終自許。
平生陳琳檄,解使頭風愈。
容我七子間,泛愛果輕與。
此生聽造物,未能狙公芧。
牧羊或可息,抱關亦易處。
要以一溉勤,聊潤漢陰圃。
陳淵(?~一一四五),字知默,初名漸,字幾叟(《宋元學案》卷三八),學者稱默堂先生,南劍州沙縣(今屬福建)人。瓘從孫。早年師事楊時,時以女妻之。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以恩為吉州永豐簿。高宗建炎中攝永新令(本集卷一九《上都督張丞相書》)。紹興二年(一一三二),充樞密院計議官(《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五一。《宋史》本傳作五年,樞密院編修官)。七年,以事出監潭州南岳廟(本集卷一三《辭免舉賢良狀》)。李綱辟為江南西路制置司機宜文字。八年,召對,賜進士出身,除祕書丞(同上書卷一二一、《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一八)。九年,除監察御史,遷右正言。十年,以忤秦檜,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五年卒。遺著由婿沈度編刻《默堂集》二十二卷(《默堂集序》)。《宋史》卷三七六及《永樂大典》卷三一五○引《延平志》幷有傳。 陳淵詩,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印影宋鈔本《默堂集》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宋名賢小集》卷二○八《默堂集》(簡稱小集)等。新輯集外詩附編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
- 承惠鱖白魚蛤蜊仍以佳章見示併深珍感輒依來韻奉和且申致謝之意 其二
- 承惠鱖白魚蛤蜊仍以佳章見示併深珍感輒依來韻奉和且申致謝之意 其一
- 承惠梨栗前詩止及梨今并及之荒詞喧黯又增戰栗
- 承答詩披覽嘆服無已今復和呈資一噱而已
- 蒙惠咸陽水梨極佳快陶隱居謂梨為快果太原鳳棲梨少許納上非報也欲校其味耳呂大忠運使惠
- 令弟堅官滿歸京偶成四十言代書寄判武學顧學士略資一噱
- 元師遷化其徒得舍利供于天鉢因作四十言贊嘆既而得殿省蘇承詩又增十字
- 運使兵部見采拙詩四沐繼和唱者已竭而答者無窮內省小巫敢當大敵既難收合余燼愿為城下之盟
- 運使兵部以某馳想林泉拙詩言志薦承屬和曲有褒嘉今復致謝
- 某以端居多暇懷洛成詩伏蒙運使兵部俯垂屬和拙詩伸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