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勝樓運干許永之修
宋代:劉才邵
高城倚江憑峻址,層樓卻憶高城里。
迢迢飛磴出塵氛,繡栱朱欄照江水。
四面云山千萬疊,清原卻與黃原接。
碧螺宛轉(zhuǎn)峰最奇,透色連云俱岌嶪。
樓前正對白鷺洲,翠虬夭矯橫中流。
回看井邑亦華盛,碧瓦鱗鱗光氣浮。
崛起凌空何壯哉,歲久剝蝕霾風(fēng)埃。
高情一見為嘆息,因循恐致奇標(biāo)摧。
才刃由來有余地,葺舊扶傾真復(fù)易。
坐令風(fēng)月為清新,還使江山增勝氣。
公家列屋人如玉,清唱不須吹管逐。
沉沉清夜繡筵開,垂下珠簾隔銀燭。
放教簾外水仙聽,傳作仙家步虛曲。
識高器遠追前人,不獨文采風(fēng)流存。
憑欄縱目莫厭數(shù),即去飛騰登要津。
老來自覺詩思慳,況此清絕形容難。
恐公他時懷舊賞,猶堪展作畫圖看。
劉才邵(一○八六~一一五七),字美中,自號檆溪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徽宗大觀三年(一一○九),上舍釋褐,時年二十四,調(diào)贛、汝二州教授,湖北提舉學(xué)事管干文字。宣和二年(一一二○),中宏詞科,遷司農(nóng)寺丞。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遷校書郎。高宗即位,乞養(yǎng)親閑居十年。以御史中丞廖剛薦,為秘書丞,遷吏部員外郎、典侍右選事。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遷軍器監(jiān)丞。十四年,由起居舍人擢中書舍人,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二八)。以忤秦檜,出知漳州,官滿奉祠。二十五年檜卒,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學(xué)士院,尋權(quán)吏部尚書。以疾請祠,卒年七十二。有《檆溪居士集》二十二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十二卷,其中詩三卷。事見宋周必大《檆溪居士集序》,《宋史》卷四二二有傳。 劉才邵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永樂大典》殘本所存詩。新輯得集外斷句,附于卷末。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