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徐狄二子出東郊即事
宋代:王洋
與君同酸苦,思得一散愁。
散愁何所適,共作郭外游。
是時窮冬節,寒威未肯收。
茫茫一望間,豐瑞彌阡疇。
老農挾雉子,嬉戲尋朋儔。
問之向人語,明年報有秋。
淮南塵土地,髙原少車溝。
夏苗率畏旱,冬雪苦不優。
若呈盈尺白,卒歲無所憂。
常聞爭戰后,天意不自由。
人心結恨憤,陰陽不旋流。
皇天佑邦家,予賚徧九州。
將欲掃兇丑,先為除兇蟊。
況此甸服內,大駕方豫游。
賜之倉箱實,始應政事修。
所以田野間,老農獲歌謳。
愁中聞此語,悅如去罝罦。
未諳鼎饋食,亦宜保干糇。
回頭顧二子,不用自拘囚。
往來茅舍酒,三酌更獻酬。
枯腸得滑潤,一笑散孤幽。
放懷了無悶,萬事皆悠悠。
晚歸足益健,自喜筋力柔。
歸見城中人,揣我將何求。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東牟(今山東蓬萊),僑居山陽(今江蘇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進士。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召為秘書省正字。歷校書郎,吏部員外郎,守起屬舍人,坐事免(《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權發遣吉州改知邵武軍(《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饒州任罷(《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勝,自號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記》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閣主管臺州崇道觀卒(《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六五)。一說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輯遺文為《東牟集》三十卷(《宋史·藝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為之序,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十四卷。事見《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館閣錄》卷八。 王洋詩,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東牟集》為底本,酌校殘本《永樂大典》引詩。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