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自伊山過金城宿覺慧寺贈始寧禪師
宋代:王洋
家山三百里,處處逐流水。
舟行鑒影中,塵埃不須洗。
人言田間苦,我言田舍好。
濁醪三兩杯,沈憂積如掃。
昨與田父言,別白皆有證。
丈夫幸聽之,物物保性命。
歸來過山僧,僧始見客喜。
試與語囏難,不貪亦不止。
我徐覺言煩,廼靜觀厥理。
僧言禍與福,皆其自取爾。
吾師有明言,報應有彼是。
所作既不同,所遭亦如此。
君言君自憶,我初不到耳。
及君受報時,何用乏吾事。
去年梁宋災,載尸滿城市。
今年江淮南,囷窌有余米。
善惡無兩岐,末流見殊致。
君后起念時,覺此而已矣。
再拜謝髙僧,師言誠有味。
解榻借僧裯,不覺已鼾鼻。
展轉未厭眠,鷄鳴喚客起。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東牟(今山東蓬萊),僑居山陽(今江蘇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進士。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召為秘書省正字。歷校書郎,吏部員外郎,守起屬舍人,坐事免(《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權發遣吉州改知邵武軍(《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饒州任罷(《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勝,自號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記》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閣主管臺州崇道觀卒(《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六五)。一說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輯遺文為《東牟集》三十卷(《宋史·藝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為之序,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十四卷。事見《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館閣錄》卷八。 王洋詩,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東牟集》為底本,酌校殘本《永樂大典》引詩。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