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枝邨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 二
唐代:杜甫
天寒鳥已歸,月出人更靜。
土室延白光,松門耿疎影。
躋攀倦日短,語樂寄夜永。
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師京國舊,德業天機秉。
從來支許游,興趣江湖迥。
數奇謫關塞,道廣存箕潁。
何知戎馬間,復接塵事屏。
幽尋豈一路,遠色有諸嶺。
晨光稍曚昽,更越西南頂。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