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
唐代:杜甫
天臺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鄭公縱得歸,老病不識路。
昔如水上鷗,今如罝中兔。
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顧。
山鬼獨一腳,蝮蛇長如樹。
唿號傍孤城,歲月誰與度。
從來御魑魅,多為才名誤。
夫子嵇阮流,更被時俗惡。
海隅微小吏,眼暗髮垂素。
黃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
平生一杯酒,見我故人遇。
相望無所成,干坤莽回互。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