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近呈蘇渙侍御
唐代:杜甫
久客多枉友朋書,素書一月凡一束。
虛名但蒙寒溫問,泛愛不救溝壑辱。
齒落未是無心人,舌存恥作窮途哭。
道州手札適復至,紙長要自三過讀。
盈把那須滄海珠,入懷本倚崑山玉。
撥棄潭州百斛酒,蕪沒瀟岸千株菊。
使我晝立煩兒孫,令我夜坐費燈燭。
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面花映肉。
軍符侯印取豈遲,紫燕騄耳行甚速。
圣朝尚飛戰鬬塵,濟世宜引英俊人。
黎元愁痛會蘇息,夷狄跋扈徒逡巡。
授鉞筑壇聞意旨,頹綱漏網期彌綸。
郭欽上書見大計,劉毅答詔驚羣臣。
他日更僕語不淺,明公論兵氣益振。
傾壺簫管黑白髮,儛劒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語蘇季子,后來杰出云孫比。
茅齋定王城郭門,藥物楚老漁商市。
市北肩輿每聯袂,郭南抱甕亦隱幾。
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鳥雀苦肥秋粟菽,蛟龍欲蟄寒沙水。
天下鼓角何時休,陣前部曲終日死。
附書與裴因示蘇,此生已媿須人扶。
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