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苦熱遣懷奉呈[陽]中丞通簡臺省諸公
唐代:杜甫
媿為湖外客,看此戎馬亂。
中夜混黎甿,脫身亦奔竄。
平生方寸心,反掌帳下難。
嗚唿殺賢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沒齒埋冰炭。
恥以風病辭,胡然泊湘岸。
入舟雖苦熱,垢膩可溉灌。
痛彼道邊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連帥職,封內權得按。
身當問罪先,縣實諸侯半。
士卒既輯睦,啓行促精悍。
似聞上游兵,稍逼長沙館。
鄰好彼克修,天機自明斷。
南圖卷云水,北拱戴霄漢。
美名光史臣,長策何壯觀。
驅馳數公子,咸愿同伐叛。
聲節衰有余,夫何激衰懦。
偏裨表三上,鹵莽同一貫。
始謀誰其間,回首增憤惋。
宗英李端公,守職甚昭煥。
變通迫脅地,謀畫焉得算。
王室不肯微,兇徒略無憚。
此流須卒斬,神器資強干。
扣寂豁煩襟,皇天照嗟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