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樓
唐代:杜甫
絕域長夏晚,茲樓清宴同。
朝廷燒棧北,鼓角滿天東。
屢食將軍第,仍騎御史驄。
本無丹竈術,那免白頭翁。
寇盜狂歌外,形骸痛飲中。
野云低渡水,檐雨細隨風。
出號江城黑,題詩蠟炬紅。
此身醒[復]醉,不擬哭途窮。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