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八祕書別三十韻
唐代:杜甫
往時中補右,扈蹕上元初。
反氣凌行在,妖星下直廬。
六龍瞻漢闕,萬騎略姚墟。
玄朔迴天步,神都憶帝車。
一戎纔汗馬,百姓免為魚。
通籍蟠螭印,差肩列鳳輿。
事殊迎代邸,喜異賞朱虛。
寇盜方歸順,干坤欲晏如。
不才同補袞,奉詔許牽裾。
鴛鷺叨云閣,麒麟滯玉除。
文園多病后,中散舊交疎。
飄泊哀相見,平生意有余。
風煙巫峽遠,臺榭楚宮虛。
觸目非論故,新文尚起予。
清秋凋碧柳,別浦落紅蕖。
消息多旗幟,經過嘆里閭。
戰連唇齒國,軍急羽毛書。
幕府籌頻問,山家藥正鋤。
臺星入朝謁,使節有吹噓。
西蜀災長弭,南翁憤始攄。
對敭抏士卒,干沒費倉儲。
勢藉兵須用,功無禮忽諸。
御鞍金騕褭,宮硯玉蟾蜍。
拜舞銀鉤落,恩波錦帕舒。
此行非不濟,良友昔相于。
去斾依顏色,沿流想疾徐。
沈綿疲井臼,倚薄似樵漁。
乞米煩佳客,鈔詩聽小胥。
杜陵斜晚照,潏水帶寒淤。
莫話清溪髮,蕭蕭白暎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