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德書情四十韻上宣歙翟中丞
唐代:白居易
元圣生乘運,忠賢出應期。
還將稽古力,助立太平基。
土控吳兼越,州連歙與池。
山河地襟帶,軍鎮國藩維。
廉察安江甸,澄清肅海夷。
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
楚老歌來暮,秦人詠去思。
望如時雨至,福是歲星移。
政靜民無訟,刑行吏不欺。
撝謙驚主寵,陰德畏人知。
白玉慙溫色,朱繩讓直辭。
行為時領袖,言作世蓍龜。
盛幕招賢士,連營訓銳師。
光華下鹓鷺,氣色動熊羆。
出入麾幢引,登臨劒戟隨。
好風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晴野霞飛綺,春郊柳宛絲。
城烏驚畫角,江雁避紅旗。
藉草朱輪駐,攀花紫綬垂。
山宜謝公屐,洲稱柳家詩。
酒氣和芳杜,弦聲亂子規。
分毬齊馬首,列舞匝蛾眉。
醉惜年光晚,歡憐日影遲。
迴塘排玉櫂,歸路擁金羈。
自顧龍鐘者,嘗蒙噢咻之。
仰山塵不讓,涉海水難為。
身忝鄉人薦,名因國士推。
提攜增善價,拂拭長妍姿。
射策端心術,遷喬整羽儀。
幸穿楊遠葉,謬折桂高枝。
佩德潛書帶,銘仁暗勒肌。
飭躬趨館舍,拜手挹階墀。
霄漢程雖在,風塵跡尚卑。
敝衣羞布素,敗屋厭茅茨。
養乏晨昏膳,居無伏臘資。
盛時貧可恥,壯歲病堪嗤。
擢第名方立,耽書力未疲。
磨鉛重剸割,策蹇再奔馳。
相馬須憐瘦,唿鷹正及飢。
扶搖重即事,會有荅恩時。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