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吉鄭劉盧張等六賢皆多年壽予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齒之會七老相顧既醉且歡靜而思之此會稀有因成七言六韻以紀之傳好事者
唐代:白居易
七人五百七十歲,拖紫紆朱垂白鬚。
手里無金莫嗟嘆,尊中有酒且歡娛。
詩吟兩句神還王,酒飲三杯氣尚麤。
嵬峩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孫扶。
天年高過二疎傅,人數多于四皓圖。
除卻三山五天竺,人間此會更應無。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