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謠 素屏謠
唐代:白居易
素屏素屏,胡為乎不文不飾,不丹不青。
當世豈無李陽冰之篆字,張旭之筆跡。
邊鸞之花鳥,張璪之松石。
吾不令加一點一畫于其上,欲爾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爐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東西墻。
夜如明月入我室,曉如白云圍我牀。
我心久養浩然氣,亦欲與爾表里相輝光。
爾不見當今甲第與王宮,織成步障銀屏風。
綴珠陷鈿貼云母,五金七寶相玲瓏。
貴豪待此方悅目,晏然寢臥乎其中。
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
爾今木為骨兮紙為面,捨吾草堂欲何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