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謠 朱藤謠
唐代:白居易
朱藤朱藤,溫如紅玉,直如朱繩。
自我得爾以為杖,大有裨于股肱。
前年左選,東南萬里。
交游別我于國門,親友送我于浐水。
登高山兮車倒輪摧,渡漢水兮馬跙蹄開。
中途不進,部曲多迴。
唯此朱藤,實隨我來。
瘴癘之鄉(xiāng),無人之地。
扶衛(wèi)衰病,驅訶魑魅。
吾獨一身,賴爾為二。
或水或陸,自北徂南。
泥黏雪滑,足力不堪。
吾本兩足,得爾為三。
紫霄峰頭,黃石巖下。
松門石磴,不通輿馬。
吾與爾披云撥水,環(huán)山繞野。
二年蹋徧匡廬間,未嘗一步而相捨。
雖有佳子弟,良友朋。
扶危助蹇,不如朱藤。
嗟乎!窮既若是,通復何如?吾不以常杖待爾,爾勿以常人望吾。
朱藤朱藤,吾雖青云之上,黃泥之下,誓不棄爾于斯須。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