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二前輩二公嘗于此縣寄居
唐代:李商隱
驅馬遶河干,家山照露寒。
依然五柳在,況值百花殘。
昔去驚投筆,今來分掛冠。
不憂懸磬乏,乍喜覆盂安。
甑破寧迴顧,舟沈豈暇看。
脫身離虎口,移疾就豬肝。
鬢入新年白,顏無舊日丹。
自悲秋穫少,誰懼夏畦難。
逸志忘鴻鵠,清香披蕙蘭。
還持一杯酒,坐想二公懽。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