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皎然
大賢當佐世,堯時難退身。如何丹霄侶,卻在滄江濱。柳色變又徧,鶯聲聞亦頻。賴逢宜春守,共賞南湖春。營道知止足,飾躬無緇磷。家將詩流近,跡與禪僧親。放曠臨海門,翺翔望云津。雖高空王說,不久山中人。
[ 春天 ]
僧皎然(730-799),俗姓謝,字清晝,湖州(浙江吳興)人,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唐代著名詩人、茶僧,吳興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存皎然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閑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