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亭詠(并序)
唐代:崔文邕
飲餞憑何地,依巖闢此亭。
玉江摽勝託,石壁效題銘。
秋染藤宜紫,春圖柳愛青。
樽來是離酌,皆為送歸情。
(見石刻拓片。
亦見《金石苑》。
)(望按:此詩與《石亭記千秋亭記》合刻一石,記在前,系開元十八年前飛鳥縣主簿趙演撰文,詩居后,題曰「《千秋亭詠》并序」,下署「朝散郎行梓州銅瞐縣詩博陵崔文邕」,詩后有「開元十九年歲次辛未五月五日」一行,當(dāng)是刻詩年月。
碑在四川中江縣,友人寧鄉(xiāng)程千帆〖會昌〗以所藏拓片見贈,其末并有近人張巽中跋文一段,畧謂「此碑出吾蜀中江縣{身犬}子店,昔何蝯叟督學(xué)來川,曾拓數(shù)十紙驗歸,祕而不宣。
康長素亦手藏一搨,不以示人。
細玩字里行間,于晉魏六朝之外,獨具婀娜風(fēng)致,宜為道州、南海所寶也」云云。
今細讀斯記,祇稱「石亭」,不及「千秋」之名,而附詩詩題,則明標(biāo)「千秋」,以是頗疑崔氏始構(gòu)此亭。
原稱「石亭」,其后乃更名其后乃更名「千秋亭」耳。
然則文題作《石亭記千秋亭記》,其「千秋亭記」四字系開元十九年崔氏刻詩時所后加,不然,安有一文而兼勒二題之理耶。
又此詩亦見劉喜海《金石苑》,惟「玉江」為異。
劉氏曰:「詩內(nèi)玉誤王,記誤託,未知是否。
」今按石碑作玉作託,當(dāng)以拓片為準(zhǔn)。
)。
崔文邕,博陵人。開元中為梓州銅山縣尉。詩一首。(《全唐詩》無崔文邕詩)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