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擣衣詩
唐代:楊泰師
霜天月照夜河明,客子思歸別有情。
厭坐長宵愁欲死,忽聞鄰女擣衣聲。
聲來繼續因風至,夜久星低無暫止。
自從別國不相聞,今在他鄉聽相似。
不知彩杵重將輕,不悉青砧(一作「碪」)平不平。
遙憐體弱多香汗,預識更深勞玉腕。
為當欲救客衣單,為復先愁閨閣寒。
雖忘容儀難可問,不知遙意怨無端。
寄異土兮無新識,想同心兮長嘆傦。
此時獨自閨中聞,此夜誰知明眸縮。
憶憶兮心已懸,重聞(一作「閉」)兮不可穿。
既將因夢尋聲去,只為愁多不得眠。
(詩見金毓黻撰集《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經國集》十三。
)。
楊泰師,唐時渤海國(今吉林、遼寧省部分地域)人。渤海文王大興二十二年(唐肅宗干元二年)為聘日副大使。詩二首,(《全唐詩》無楊泰師詩)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