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春再游廬山(吳汝煜、胡可先云此詩為涉兄李渤作,見《唐才子傳校箋》卷五。)
唐代:李涉
二十七年別,煙云如昨辭。
偶逢行春日,得遂歸山期。
曉駕出湓城,晚會(huì)東林師。
巡廊閱衆(zhòng)院,遍讀新舊詩。
蕭魏故已塵,符楊亦川馳。
拂牀歸塵壁,再覔舊游詩。
南訪靜(應(yīng)作「靖」)節(jié)居,石臺(tái)有遺基。
紅葩列澗艷,碧蔦懸林絲。
迢遞二霄峯,晴云間出危。
壇空仙馭遠(yuǎn),谷斷啼猿悲。
白鹿舊洞門,五老東一枝。
當(dāng)時(shí)手結(jié)茅,聚族長在玆。
孫姪皆后來,非我昔所知。
生為前世翁,安得不涕垂?白發(fā)唯兩人,形骸久支離。
雖同故山會(huì),草草如路歧。
惆悵塵中身,何由重來斯。
無令誚余者,更效《北山移》。
(見《分門纂類唐歌詩》殘本第二冊《天地山川類》卷二十二。
)。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hào)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shí),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fù)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