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常云峯(常云峯,去樂清縣東八十里,在雁蕩山西谷。以其「常」有云霧,登者心志則為澄霽。又名靈府山。)
唐代:張又新
仙府云壇莫謾登,彩云香霧晝常烝。
君能到此消塵慮,隱豹垂天亦為澄。
(《永樂溫州府樂清縣志》二《山川》。
又《廣雁蕩山志》三《山水》)。
[唐](約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孔昭,深州陸澤人,張薦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后在世。初應“宏辭”第一,又為京兆解頭,元和九年,(公元八一四年)狀元及第,時號為張三頭。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謂之“連中三元”,歷史上“連中三元”者連他在內僅有17人!又新嗜茶,著有《煎茶水記》一卷,是繼陸羽《茶經》之后我國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并善寫詩文等,有《唐才子傳》并行于世。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