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取經詩
唐代:義凈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后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后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四部叢刊》本宋法云撰《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引唐義凈三藏詩。
《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錄此為「義凈三藏《誡看經》」。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收此詩于無名氏卷,注云:「載《翻譯名義集》,云唐義凈三藏作。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義凈詩今收十二函一冊,何不類附而別出于無名氏之下,豈編者未知義凈三藏即義凈歟。
然此詩祇據《翻譯名義集》錄,集又署名義凈三藏,終不得謂曰無名氏也。
」今承斯旨而重錄歸義凈名下。
)。
(635~713)唐代譯經僧。河北涿縣人,一說齊州(山東歷城)人,俗姓張。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穎慧,遍訪名德,博覽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顯、玄奘之西游,二十歲受具足戒。自圣歷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歷時十二年,譯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傳有部毗奈耶等之諸律大多出自其手,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共稱四大譯經家。師于譯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學,盛傳京洛。著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并首傳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壽七十九。建塔于洛陽龍門。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