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二十詠(幷序) 天泉池
唐代:裴次元
魚鱗息枯池,廣之使涵泳。
疏鑿得蒙泉,澄明覩明鏡。
(《淳熙三山志》卷一)(按:《淳熙三山志》云:「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指冶山〗南闢為毬場,即山為亭,作詩題于其壁。
」次錄其序之大略,幷云二十首的詩題是:《望京山》、《觀海亭》、《雙檜嶺》、《登山路》、《天泉池》、《翫琴臺》、《筯竹巖》、《枇杷川》、《荻蘆崗》、《桃花塢》、《芳茗原》、《山陰亭》、《含清洞》、《紅蕉坪》、《越壑橋》、《獨秀峰》、《篔筜坳》、《八角亭》、《椒盤石》、《白土谷》。
詩各一章,章六句。
今存者惟《淳熙三山志》所錄之《天泉池》四句及《望京樓》二句,后者已收入《全唐詩》卷四六六。
《淳熙三山志》另錄馮審所作記。
)。
裴次元,貞元中第進士。元和中,為福州刺史、河南尹、終江西觀察使。詩詞四首。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