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羅池廟詩(題擬)
唐代:韓愈
荔子丹兮蕉黃(「蕉」下或有「葉」字,或有「子」字),雜肴蔬兮進侯堂。
侯之船兮兩旗,度中流兮風泊之,待侯不來兮不知我悲。
侯乘駒兮入廟,慰我民兮不嚬以笑。
鵝之山兮柳之水,桂樹團團兮白石齒齒。
侯朝出游兮暮來歸,春與猿吟兮秋鶴與飛。
(《唐文粹》及歐陽修所見《韓集》均作「秋與鶴飛」。
《集古錄跋尾》卷八錄碑文作「秋鶴與飛」,歐疑碑文有誤。
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四以為此用《楚辭》相錯成文格,今從其說。
)北方之人兮為侯是非,千秋萬歲兮侯無我違。
福我兮壽我,驅厲鬼兮山之左。
下無濕兮高無干,秔稌充羨兮蛇蛟結蟠。
我民報事兮無怠其始,自今兮欽于世世。
(同前書卷三一、《唐文粹》卷五二《柳州羅池廟碑》附)(〖1〗《柳州羅池廟碑》云:「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歐陽翼等見而拜之。
其夕,夢翼而告之曰:『館我于羅池。
』其日景辰,廟成,大祭。
過客李儀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廟門即死。
明年春,魏忠、歐陽翼使謝寧來京師,請書其事于石。
余謂柳侯生能澤其民,死能驚動禍福之,以食其土,可謂靈也已。
作迎享送神詩遺柳民,俾歌以祀焉而幷刻之。
……其詞曰〖詞略〗。
」《湖南通志·金石》六著錄嘉定刻此碑,題作《唐羅池廟享神詞碑》,附魏紹芳跋此為享神詩。
《唐詩別裁集》卷七收入。
朱東潤師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編第一冊收此詩,題作《柳州羅池廟詩》,解題云:「此廟建成后,韓愈為撰《柳州羅池廟碑》,詩就附在碑文的后面。
詩效《楚辭·九歌》體,作為祭祀中迎神、送神時歌唱之用。
」)。
[ 詠物 ]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