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祝融峯
唐代:韓愈
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里。
山翁愛山不肯歸,愛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尋著不敢驚,沉吟為怕山翁嗔。
夢迴抖擻下山去,一徑蘿月松風清。
(嘉靖《衡山府志》卷二。
陶敏先生錄示此詩,幷云:「此詩風格不類韓詩,疑僞,姑錄以存疑。
」)。
[ 游玩 ]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