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望京樓因登樓賦詩(題擬)
唐代:令狐楚
夷門一鎮(zhèn)五經(jīng)秋,未得朝天未免愁。
因上此樓望京國(guó),便名樓作望京樓。
(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按:《全唐詩》卷五六三收此為令狐绹詩,題作《登望京樓賦》。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寰宇記》一開封府浚儀縣,『望京樓,城西門樓,本無名,唐文宗太和二年,節(jié)度使令狐绹重修,因登樓賦詩曰』云云,詩中不免作未免。
據(jù)《舊書》一七上,長(zhǎng)慶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jié)度宋汴亳觀察等使』,由此計(jì)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
绹雖嘗一鎮(zhèn)宣武,但《舊書》一七二《绹傳》云:『咸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軍節(jié)度使,三年冬,遷揚(yáng)州大都督府長(zhǎng)史淮南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則先后祇兩年,非五經(jīng)秋也。
且在大和二年后三十余祀,紀(jì)年亦不合,是知《寰宇記》云令狐绹,實(shí)令狐楚之訛,此詩應(yīng)移收前五函九冊(cè),绹更無他詩,名應(yīng)刪卻。
」今從其說錄歸楚名下。
《舊唐書》卷十七上載大和二年十月李逢吉移宣武,「代令狐楚,以楚為戶部尚書」。
楚在宣武任時(shí)間正與詩合。
)。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學(xué)家。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貞元七年 (791)登進(jìn)士第。憲宗時(shí),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jié)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鎮(zhèn)上。謚曰文。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guó)策
- 三國(guó)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mèng)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
猜您喜歡
- 兵要望江南 占怪第二十三(京本作「占怪象第十四」○四十四首) 九
- 兵要望江南 占怪第二十三(京本作「占怪象第十四」○四十四首) 八
- 兵要望江南 占怪第二十三(京本作「占怪象第十四」○四十四首) 七
- 兵要望江南 占怪第二十三(京本作「占怪象第十四」○四十四首) 六
- 兵要望江南 占怪第二十三(京本作「占怪象第十四」○四十四首) 五
- 兵要望江南 占怪第二十三(京本作「占怪象第十四」○四十四首) 四
- 兵要望江南 占怪第二十三(京本作「占怪象第十四」○四十四首) 三
- 兵要望江南 占怪第二十三(京本作「占怪象第十四」○四十四首) 二
- 兵要望江南 占怪第二十三(京本作「占怪象第十四」○四十四首) 一
- 兵要望江南 占鳥第二十二(京本作「占飛禽第二十」○八十三首) 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