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州知家累以九月九日發衡州因寄(題擬)
唐代:李紳
菊花開日有人逢,知過衡陽迴雁峰。
江樹送秋黃葉少,海天迎遠碧云重。
音書斷達聽蠻鵲,風水多虞祝媼龍。
想見病身渾不識,自磨青鏡照衰容。
(李紳《追昔游詩》卷一《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詩「雁飛難渡漳江東」句下自注引。
)(按:自注云:「余在南中日,知家累以其年九月九日發衡州,因寄云〖略〗。
」為后來追述語氣。
今據以擬題。
宣統《高要縣志》擬題為《移家來端州先寄以詩》,與原注不甚契合。
)。
[ 重陽節 ]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