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神劍歌
唐代:張文徹
龍泉寶劍出豐城,彩氣沖天上接辰。
不獨(dú)漢朝今亦有,金鞍山下是長津。
天符下降到龍沙,便有明君膺紫霞,天子猶來是天補(bǔ),橫截河西是一家。
堂堂美貌實天顏,□德昂藏鎮(zhèn)玉關(guān)。
國號金山白衣帝,應(yīng)須早筑拜天壇。
日月雙旌耀虎旗,御樓寶砌建丹墀。
出警從茲排法駕,每行青道要先和。
我帝金懷海量□(疑為「寬」字),目似流星鼻筆端。
相好與堯同一體,應(yīng)知天分?jǐn)?shù)千般。
一從登極未逾年,德比陶唐初受禪。
百靈効祉賀鴻壽,足踏坤維手握干。
明明圣日出當(dāng)時,上膺星辰下有期。
神劍新磨須使用,定疆廣宇未為遲。
東取河蘭廣武城,西取天山澣海軍。
北掃燕然□嶺鎮(zhèn),南盡戎羗邏莎平。
三軍壯,甲馬興,萬里橫行河湟清。
結(jié)親只為圖長國,永霸龍沙截海鯨。
我帝威雄人未知,叱咤風(fēng)云自有時。
祁連山下留名跡,破卻甘州必□遲。
金風(fēng)初動虜兵來,點(diǎn)齪干戈會將臺。
戰(zhàn)馬鐵衣舖雁翅,金河?xùn)|岸陣云開。
慕良將,揀人材,出天入地選良枚(王錄作「牧」,近是,惟不協(xié)韻)。
先鋒委付渾鷂子,須向?qū)④妱ο麓荨?br />左右沖□搏虜塵,疋馬單槍陰舍人,前沖虜連渾穿透,一段英雄遠(yuǎn)近聞。
前日城東出戰(zhàn)場,馬步相兼一萬強(qiáng)。
我皇親換黃金甲,周遭盡布陰沈槍。
著胄匈奴活捉得,退去□竪劍下亡。
千渠三堡鐵衣明,左繞無窮授四城。
宜秋下邑摧兇丑,當(dāng)鋒入陣宋中丞。
內(nèi)臣更有張舍人,小小年內(nèi)則伏勤。
自從戰(zhàn)伐先登陣,不懼危亡□□身。
今年迴鶻數(shù)侵疆,直到便橋刊戰(zhàn)場。
當(dāng)鋒直入陰仁貴,不使戈鋋解用槍。
堪賞給,早商量,寵拜金吾超上將。
急要名聲貫帝鄉(xiāng),軍都日日更英雄。
□由東行大漠中,短兵自有張西豹,遮收遏后與羅公。
蕃漢精兵一萬強(qiáng),打卻甘州坐五涼。
東取黃河第三曲,南取雄威及朔方。
通同一個金山國,子孫分付坐敦煌。
□番從此永歸投,撲滅狼星壯斗牛。
北庭今載和□□,兼護(hù)澣海與西州,改年號,掛龍衣,筑壇拜卻南郊后,始號沙州作京畿。
嗣祖考,繼宗枝,七廟不封何饗拜。
祖父丕功故尚書,冊□□□□尊姻。
北堂永須傳金印,天子猶來重二親。
臣獻(xiàn)□歌流萬古,金山繚繞起秦雪。
今朝以日羅公至,搦起紅旗似躍塵。
今年收復(fù)甘州后,百寮舞蹈賀明君。
(見伯三六三三卷。
據(jù)今人李正宇錄本,以王重民《金山國墜簡零拾》所引參校)。
張文徹,敦煌人。曾任西漢金山國宰相、吏部尚書。詩一首。(按原卷署張巨,王重民錄作張壘,今從李正宇所考)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