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歌訣 一
唐代:杜光庭
切脈定知生死路,但向止濇中取。
看取濇脈喻止代,此是死期之大槩。
濇脈喻外有形證,未可斷他殂大命。
若無形證與代同,尺部見之皆死定。
欲知死期何以取?古賢推定五般土。
陽土須知不過陰,陰土遇陽當細數。
四季中央戊己同,萬物憑土以為主。
孤陽寡陰即不中,譬取鰥夫及寡婦。
假如申年腎代止,十投一歲分明主。
尺部失主鬼稱尊,其人子年夏季死。
鬼賊脈在一年內,此事人間盡稱會。
春得肺脈死庚辛,愚者反嫌藥不對。
叔和謌訣精微,但何其中尋取義。
尺部伏似樹無根,陰毒傷寒合其類。
回陽著文后仍看,切骨若無堪下淚。
若人六脈動搖搖,又怕其中無胃氣。
屋漏雀啄惡見脾,余部見之皆不畏。
死期常例有多門,彈石解索須細論。
此候不逾于一季,姻親泣送葬孤墳。
鰕游若也及魚翔,一氣之期即不長。
十五日中尋鬼賊,水一火二木三量。
金四土五數已實,各隨部位好參詳。
每季土王十八日,此法古今永無失。
黃帝一法四分三,一法亦云三十日。
隨分遠近各不同,藏在玉函夸祕密。
唯有傷寒最無定,汗吐下后脈須靜。
忽然相反即難醫,外邊有怕乖形證。
脈息至少冷虛憊,至多熱壅水為怪。
補虛瀉實更仍前,見此分明還可駭。
上醫四事盡須諳,脈病證治要相參。
有一乖違難措手,此即難醫大不堪。
更有久病及暴病,大都要知消詳慣。
久病脈變即不中,死候當須宜早辨。
暴病脈變亦多端,或善或惡依法看。
脈病相違即不效,要知大命必須
杜光庭(850—933),字圣賓,號東瀛子,縉云人。唐懿宗時,考進士未中,后到天臺山入道。晚年辭官隱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圣義》、《道門科范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跡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相傳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對道教教義、齋醮科范、修道方術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對后世道教影響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無法見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專著有《唐代老學研究——以成玄英、李榮、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經》注疏為個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