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中丞姊夫儔自大理卿出鎮江西敘事書懷因成十二韻
唐代:杜牧
惟帝憂南紀,搜賢與大藩。梅仙調步驟,庾亮拂櫜鞬.
一室何勞掃,三章自不冤。精明如定國,孤峻似陳蕃。
灞岸秋猶嫩,藍橋水始喧。紅旓掛石壁,黑槊斷云根。
滕閣丹霄倚,章江碧玉奔。一聲仙妓唱,千里暮江痕。
私好初童稚,官榮見子孫。流年休掛念,萬事至無言。
玉輦君頻過,馮唐將未論。庸書酬萬債,竹塢問樊村。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他主張凡為文義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