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序(宮中新進黃鶯)
宋代:汪元量
檀欒宮墻數仞,敞朱簾繡戶。正春暖、飄拂和風,袞入紅塵香霧。見絲柳青青,裊娜如學宮腰舞。有黃鶯、恰恰飛來,一梭金羽。
小巧身兒,錦心繡口,圓滑遽如計。避人,漸飛入瓊林藏身,桃杏深處。對銀屏、珠圓翠陳,隔葉底、恣歌《金縷》。忽群妃,拍手驚飛,奮然高舉。
曉來雨濕,花娜柳垂,誤投羅網去。緩緩訪、六宮尋問,玉纖爭握。放入金籠,眼嬌眉嫵。身如旅瑣,無心求友。煙窗分影光陰里,聽蠻聲,似怨還如訴。
青山隔斷,紅妝滿眼,誰憐一掬。幽恨難吐,沉香拂拂。亭北闌干,已得君王顧。但暗憶、西湖美景,雨色晴光,入翠穿紅,巧轉嬌語。鶯鶯休怨天家,已贈金衣公子。生前號這恩榮,物類將何補。嬌黃白奏詞臣,為爾翻成,太平樂府。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