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重病當辨奇經
中國中醫藥報
□ 秦淑芳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奇經八脈學說自古迄今,一直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內經》以來,歷代醫家論著雖代有疏發,但多散在而不詳,一些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往往把奇經理論歸屬為十二經或臟腑理論的從屬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藥方面的具體運用,均概寓于臟腑,尤其是肝腎之中,使奇經理論似成虛設。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教授、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韓冰認為,奇經八脈理論本身具有明顯的獨立性,應該從依附于十二經、臟腑的從屬地位中相對獨立出來,并試圖通過整理歷代醫家有關奇經八脈的理論及臨床運用,就奇經的理論特征,及其與臟腑、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臨床辨證立法,遣方用藥等問題,做一較系統的整理、分析,進而探討與中醫婦科理論的相關性。
相對獨特的理論特征
奇經八脈學說與中醫基本理論有共同規律性的東西,如陰陽平衡,氣機升降,經脈虛實,又具有自己相對獨特的理論特征,簡要可以歸納為6個方面。
奇經八脈是人體四維結構系統
四維結構是指在空間的物體,除了具有長、寬、高三個空間量組成的三維結構外,再加上無窮連續流逝著的時間,就構成了四維結構,它是一種時間空間結構。奇經八脈在人體中居四維結構系統中,八條經脈有各自獨特的分布區域,呈前后、左右、縱橫交錯行于人體之中。若將人體以橫縱坐標為軸,則沖脈在坐標系中為縱軸,它由頭至足,貫串人體,導氣而上,導血而下,為經脈之海。沖脈之后為督脈,督脈行于脊中,總督陽經,為陽脈之誨,沖脈之前為任脈,任脈行于胸腹正中,任受一身之陰經,為陰脈之海。帶脈在坐標系中為橫軸,它環身一周,總束諸脈,使不妄行。陰陽二維脈,維絡諸陰諸陽經,似網絡一樣,為一身之綱維。陰陽二蹺脈,皆起于足跟,行身之左右,而管理同側的經脈。這樣,奇經八脈系統從更高的層次,對十二經脈進行聯系、總管、組合、調節,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
奇經八脈在整體陰陽平衡中的作用
奇經八脈中的任督二脈,對調節人體陰陽之氣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他們分別直行于身前背后,總管各陰經和陽經,使陰陽相交,升降相因,總司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氣血陰陽的動態平衡。
奇經八脈在氣機升降調控中的作用
奇經八脈中的沖脈和帶脈,與人體氣機升降功能有密切關系,沖脈為總領諸經氣血的要沖,諸臟聯系的通道,是臟腑氣機升降及氣血運行之樞紐,有推動氣血運行,統率和調節十二經脈氣血的功能。帶脈橫行于腰腹之間,坐鎮于中,其氣可固攝脾腎精微,使之不得外泄,約束肝膽的疏泄,以防升發太過,其對諸經的約束調節作用,可以使氣機升降有序。
奇經八脈在人體經脈維系中的作用
人體之陽脈和陰脈,均由督脈和任脈所統攝,但是諸陰經和諸陽經的散見分支之處,又必賴維脈以維持聯系。《素問·陰陽類論》王冰注曰:“維,謂維持。”說明維脈行于人體周身,具有維系諸陰經和諸陽經的特性。陽維脈維于陽,組合所有陽經會合于督脈,主表;陰維脈維于陰,組合所有的陰經會合于任脈,主里。二脈共同起著一表一里的“維絡”作用。正如《奇經八脈考》中所云:“陽維脈起于諸陽之會,由外而上行于衛分,所以為一身之綱維也?!本S脈行于陰陽諸經之間,維系聯絡人體經脈,具有調節氣血運行的功能。
奇經八脈在機體動靜調節中的作用
奇經八脈中的二蹺脈,其脈氣自下升舉而上,所過之處,均與機體的運動系統休戚相關。二蹺脈陰陽相引,協調配合,可以統調人體的運動功能。此外,蹺脈陰陽之氣的盛衰變化,與衛氣運行有密切聯系,衛氣從五臟循環,陰盡回到陽分,必須通過蹺脈而上行于目,如果五臟六腑有邪,影響衛氣晝行于陽、夜行于陰的功能,就會使蹺脈陰陽之氣不相平衡。故二蹺脈功能正常,則保持機體動靜功能的正常。
奇經八脈與臟腑有關系
奇經八脈入屬于腦之說 腦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器官,祖國醫學對腦很早就已有所認識?!鹅`樞·海論》曰:“腦為髓之海?!泵鞔_指出腦的上界在天靈蓋的百會穴,下至風府穴。腦腔內充滿腦髓,風府穴以下脊骨之內之髓,為脊髓,脊髓經項后之髓孔,與腦相通,合稱為腦脊髓,正如明代《醫學入門》中所說的:“腦者髓之海,諸髓皆屬于腦,故上至腦,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蹦X髓的形成,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后天水谷精微所滋養?!鹅`樞·經脈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睂τ谀X髓的功能,歷代醫家多有闡述,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腦為元神之府?!薄夺t宗金鑒》更明確指出:“頭為諸陽之首,位居最高,內涵腦髓,腦為元神之府,以統全身?!蹦X神對各臟腑組織器官的主宰,要靠經脈系統進行傳導聯系,而奇經八脈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奇經八脈與腦,不論在經脈循行上,還是在各自功能上都有密切聯系,腦為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主宰,統轄五臟六腑的活動,奇經八脈是其中的樞紐,起調節聯系作用,許多與腦有關的疾病,治療奇經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八脈隸于肝腎之說 腎為先天之本,主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在腎氣盛的基礎上,天癸始能泌至,促使任通沖盛,故又有“腎為沖任之本”的說法。八脈都與腎相聯系,因此腎在奇經中作用尤為重要。肝主藏血,主疏泄。疏泄有序,則沖脈之氣血旺盛,血海得以滿溢,下行而為月經。妊娠后停經而滋養胎兒,分娩后則又可上行而為乳汁。若肝經有病往往損及沖任二脈,影響血海的盈虧安寧,就會導致一系列的婦科疾病。鑒于奇經八脈和肝腎在生理、病理、經脈循行上的密切關系,古人有“八脈隸于肝腎”的說法。
八脈與脾胃之說 胃為水谷之海,脾主運化,為胃行其津液,又主統血。人體胃氣旺盛,則水谷之精氣源源不斷,可供給機體正?;顒幽芰?,先天之精賴后天飲食所化生的精微漸續充實,奇經八脈亦依賴水谷精微之氣輸布的充養。因此,脾胃作為“后天之本”,對奇經八脈有重要作用。
奇經八脈辨證原則
近幾年來,隨著經絡學說的深入探討,有關奇經八脈理論的內容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掌握奇經八脈辨證規律,并把它系統地運用到臨床治療中去,對很多疑難痼疾的治療效果會有進一步的提高。韓冰教授將奇經八脈的病機變化大致歸納為八脈自病、臟腑病變累及奇經、八脈病變累及臟腑三點;將奇經八脈辨證的原則分為以下4個方面。
久病不愈,當辨奇經
通過了解病史,就虛證而言,年輕者多稟賦原怯,不重調攝,愈加戕伐精血,致百脈皆虛;年老者,多精血已衰,百脈萎弛。實證者,由于奇經幽邃深遠,病久入絡入血,氣結絡痹而變為癥瘕積聚之證。故對病史長的患者,應考慮奇經八脈受損情況,尤其是肝腎久病之人,應注意有否影響奇經八脈。
疑難重癥,參諸奇經
在一些復雜的疑難病證中,常出現多種癥狀,有時一些癥狀與正經混同,按常規治法不奏效。如崩漏不止,用調理脾胃藥及止血藥不效,用升舉督陽,攝納沖氣等法,不治脾胃治奇經,往往獲效等。
詳察病位,循經辨證
奇經八脈循行部位,與人體脊,膂,膝,尻等有密切關系,當奇經萎弛,失去約束和統攝之功,就會出現肢節痿軟,酸楚,痛墜,牽制,麻木等癥狀,或頭重脊痛,尾閭痛連脊背,佝僂形俯,筋弛骨痿等不一而足。一般來說,以步態為主者,多責之蹺、維二脈;腰酸髀痛為主者,多責之沖,任,帶脈;背痛佝僂為主者,責之督脈。其他還有如因沖任循腹上行,沖氣由少腹貫心,心下痞結或少腹積聚,與沖任二脈有關;帶脈圍腰一周,腰痛下冷,久遺久漏是帶脈病。陽維、陽蹺行于身側,陰維、陰蹺由大腿內側循腹上行,寒熱不調,步態不正,痿痹無力,心痛等,責之蹺維。總之,奇經病變有獨特的表現,應善于對證候歸納和鑒別。
審視整體,結合奇經
各種致病因素,使奇經八脈受損,可表現在奇經八脈循行部位及獨特生理功能出現一系列病理表現。由于八脈間互相聯系,互相影響,因此奇經病變常具有見癥繁多,病情復雜,一癥多因等特點。既有本經之病,又有相關密切的奇經與臟腑合病或并病,臨證應細心分辨。
[ 醫案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