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小豎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三
唐代:杜甫
病枕依茅棟,荒鉏凈果林。背堂資僻遠,在野興清深。
山雉防求敵,江猿應獨吟。泄云高不去,隱幾亦無心。
眾壑生寒早,長林卷霧齊。青蟲懸就日,朱果落封泥。
薄俗防人面,全身學馬蹄。吟詩坐回首,隨意葛巾低。
籬弱門何向,沙虛岸只摧。日斜魚更食,客散鳥還來。
寒水光難定,秋山響易哀。天涯稍曛黑,倚杖更裴回。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