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游寺》閱讀及答案
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游寺①
白居易
曾于太白峰②前住,數到仙游寺里來。
黑水澄時潭底出,白云破處洞門③開。
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綠苔。
惆悵舊游無復到,菊花時節羨君回!
【注】①本詩作于白居易送別王質夫時。王質夫因仕途不順從京歸家,時任翰林學士的詩人有感而發。王十八:指詩人在長安以西盩厔(今陜西周至縣)做官時結識的好友王質夫。仙游寺:位于盩厓縣境內。②太白峰:位于盩厔縣境內。③洞門:指山洞入口。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3分)
A.因當時詩人與好友王質夫分離,所以在題目中,詩人用了“寄題”一語。
B.頷聯中,詩人依循空間遠近順序,介紹了仙游寺附近曾游玩過的山水景觀。
C.頸聯運用了“倒裝”句式:“燒紅葉”為了“暖酒”,“掃綠苔”后“題詩”。
D.尾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囑托,并借“菊花時節”暗示了二人分別的時令。
15.本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哪些思想情感,試概括分析。(6分)
答案及解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