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鹽州-美圣謨而誚邊將也
唐代:白居易
城鹽州,城鹽州,城在五原原上頭。蕃東節度缽闡布,
忽見新城當要路。金鳥飛傳贊普聞,建牙傳箭集群臣。
君臣赪面有憂色,皆言勿謂唐無人。自筑鹽州十馀載,
左衽氈裘不犯塞。晝牧牛羊夜捉生,長去新城百里外。
諸邊急警勞戍人,唯此一道無煙塵。靈夏潛安誰復辨,
秦原暗通何處見。鄜州驛路好馬來,長安藥肆黃蓍賤。
城鹽州,鹽州未城天子憂。德宗按圖自定計,
非關將略與廟謀。吾聞高宗中宗世,北虜猖狂最難制。
韓公創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漢兵。東西亙絕數千里,
耳冷不聞胡馬聲。如今邊將非無策,心笑韓公筑城壁。
相看養寇為身謀,各握強兵固恩澤。愿分今日邊將恩,
褒贈韓公封子孫。誰能將此鹽州曲,翻作歌詞聞至尊。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