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與注釋
譯文:
您(王安石)的詩像李白的那樣富有才氣,文章像韓愈的那樣流傳后世。我雖然老了但是雄心尚在,以后的人誰還能與您一爭高低呢?如今官員腐化,終日貪圖享樂,很少關心國家命運和百姓生活,只有我們不與世浮沉,依然憂國憂民。很早就聽說您的大名但是緣慳一面,今日我們相聚,何不把酒詳談呢?
注釋:
翰林:李白曾官居翰林學士,借指李白。
吏部:韓愈曾做吏部侍郎,借指韓愈(一說謝朓)。
罇:通“樽”
《贈王介甫》閱讀及答案
贈王介甫①
歐陽修
翰林②風月三千首,吏部③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④塵埃試拂弦。
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尊酒盍留連。
【注】①王介甫:王安石。歐陽修當時是文壇領袖,大力提倡詩文革新,繼承唐代古文運動,反對當時浮艷的文風。②翰林:李白曾官居翰林學士,借指李白。③吏部:韓愈曾做吏部侍郎,借指韓愈。④綠綺:古琴名。傳說漢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梁王悅之,贈以綠綺琴。后即用以指琴。
14.下列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該詩雖為贈詩,但并非一般應酬之作,詩中包含著詩人對后輩的殷切期望。
B.頷聯中詩人認為自己雖然年老,但也要與王安石爭鋒,因為后世之人難以與王再爭髙低。
C.首聯使用借代手法,詩人將王安石比之為歷史上的詩文大家李白和韓愈,從中可見對其詩文才華的欣賞。
D.本詩以反詰句收尾,強調自己要與王安石流連于杯酒之間,及時行樂,忘掉憂愁。
E.尾聯表現了詩人欲相邀結識王安石之意,這從“聞名”“相逢”“尊酒”等詞可以看出。
15.本詩的頸聯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請結合全詩作簡要賞析。
答案及解析: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