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唐代:韋嗣立
亭伯負高名,羽儀稱上京。魏珠能燭乘,秦璧許連城。
六月飛將遠,三冬學已精。洛陽推賈誼,江夏貴黃瓊。
推演中都術,旋參河尹聲。累遷登御府,移拜踐名卿。
庭聚歌鐘麗,門羅棨戟榮。鸚杯飛廣席,獸火列前楹。
散誕林園意,殷勤敬愛情。無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
契得心逾重,言忘道益真。相勖忠義節,共談詞賦英。
雕蟲曾靡棄,白鳳已先鳴。光接神愈駭,音來味不成。
短歌甘自思,鴻藻彌難清。東里方希潤,西河敢竊明。
厚誣空見迫,喪德豈無誠。端守宮闈地,寒煙朝暮平。
顧才無術淺,懷器識憂盈。月下對云闕,風前聞夜更。
昌年雖共偶,歡會此難并。為憐漳浦曲,沉痼有劉楨。
[ 感恩 ]
注釋
1、棨[qǐ]:1.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信。2.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制,形狀似戟:~戟。
2、勖[xù]古同勉勵:~勉。
3、痼[gù]:1.經久難治愈的病:~疾。2.長期養成的不易克服的癖好、習慣:~癖。~習。~弊。
參考資料:
本節內容整理自網絡(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簡析
主人翁上京表達曾經對自己幫助的親人及師友之恩。
參考資料:
本節內容整理自網絡(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韋嗣立(654—719),唐代詩人。字延構,鄭州陽武(今河南原陽)人,武則天時任萊蕪縣令。韋思謙子,韋承慶弟。少舉進士,任雙流令,政有殊績。武后、中宗時,歷位鳳閣侍郎、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參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中宗景龍時任兵部尚書。韋嗣立因與萬年(今西安市舊城一帶)人韋后同姓,曾奉詔附韋后屬籍。韋后臨朝亂政,為玄宗所殺,韋嗣立為此受到株連,徙往陳州,死后追謚為“孝”。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