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復用元韻答之
宋代:蘇軾
獸在藪,魚在湖,一入池檻歸期無。
誤隨弓旌落塵土,坐使鞭箠環呻呼。
追胥連保罪及孥,(近屢獲鹽賊,皆坐同保徙其家。
)百日愁嘆一日娛。
白云舊有終老約,朱綬豈合山人紆。
人生何者非蘧廬,故山鶴怨秋猿孤。
何時自駕鹿車去,掃除白發煩菖蒲。
麻鞋短后隨獵夫,射弋狐兔供朝晡。
陶潛自作五柳傳,潘閬畫入三峰圖。
吾年凜凜今幾余,知非不去慚衛蘧。
歲荒無術歸亡逋,鵠則易畫虎難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