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場山何山
宋代:蘇軾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瑤席。
階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親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欄縹緲間。
白水田頭問行路,小溪深處是何山。
高人讀書夜達旦,至今山鶴鳴夜半。
我今廢學不歸山,山中對酒空三嘆。
[ 游玩 ]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
- 奉送徑山無畏老人謁吳興蔣使君無畏能作詩寫字去徑山五年遨游江南以歸遂過僕于此聊館之旁寺老屋三數間而已當坐名山勝剎大佛事而此非所宜安
- 王治中招余飲丹陽劉公雪苑英公在座主人俾余坐中席僧居左道居右衆賓列坐兩傍曰道之所在也余敢當此哉為詩以謝之
- 伯駿同官以僕禱雨龍湫屢效百里薦歲熙和官曹無事作詩見寵輙次韻奉酬一首
- 定光梅開僕以病未能往觀亦緣此辭閭丘之約今辱示詩走答一首
- 燈夕當三日而罷今至四日五日國人尚紛然出游勢不可禁天既雨仍作小晴老稚皆有閑暇不迫之色千兵所至驩唿隨之此前未有也聞使君復為人強出聊作
- 縣境不雨禱響潭得之明日一龜出潭水上取以歸縣齋諸進士有詩因作一首
- 縣境不雨數遣比丘禱佛于廟祀龍于社皆不雨聞龍居響潭水中往潭湄刑鵝而祀之初崖月微明有風颯然動衣袂祀竟云物出雨態生已而遂雨然歲豐時和蓋
- 桐君山邑人唿為小金山桐君所廬也
- 曹使君舍夜飲歸步月出城山色如畫作詩一首寄曹
- 建中上元以雨雪敗懸燈以國憂罷行樂僕又以老病連日在告辱師與成君見示佳章聊作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