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與注釋
注釋:
1.一題作檀溪尋古
2.檀溪:在襄陽城西門外。故人:朋友,但不知何人。
3.“花伴”二句:友人的家在開滿鮮花和長著成龍竹之處,是護城河外的檀溪村。成龍竹:一種竹,也稱龍須竹。躍馬溪:即劉備馬躍檀溪處。《襄陽縣志》載:“漢先主(劉備)屯樊城,劉表請先主宴會,蒯越、蔡瑁因會取(謀殺)先主。先主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走渡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先主曰:‘的盧可努力’!乃一踴三丈,遂得過”。池:護城河。檀溪在護城河外,因此說“池分。
4. 洞中棲:住在山洞。意為隱居山林。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