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
唐代:韓愈
十月陰氣盛,北風無時休。蒼茫洞庭岸,與子維雙舟。
霧雨晦爭泄,波濤怒相投。犬雞斷四聽,糧絕誰與謀。
相去不容步,險如礙山丘。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
男女喧左右,饑啼但啾啾。非懷北歸興,何用勝羈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暫開霽,過是吾無求。
譯文與注釋
譯文:
十月的時候冷鋒極盛大,北風的吹拂完全沒停休。在這蒼茫的洞庭湖岸邊,你我相傍分別系著小舟。
此時霧雨晦暗爭著落下,湖面波濤怒擊如同對投。小舟四周的雞犬難鳴吠,你我船上的糧絕無處謀。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險像好似被阻礙著山丘。現在清談雖可驅散餓感,平生夢想卻是來之無由。
左右的男女們都在喧嘩,有的還因饑餓哭聲啾啾。想到如非那北歸的吸引,怎會羈留此地忍受憂愁。
但看著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卻自在悠悠。若此刻暫能停雨見晴天,這就已是我無上的祈求。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